成功大學通識領袖論壇演講 - 性別思索 心得
性別思索Thinking of Gender陸偉明教授
此堂課一開始,老師先撥了冰雪奇緣的胖子改編版,喚起同學的注意,然後從一些格言,名人的經歷,以及統計數據來引導同學思考社會對於性別的現況。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、潛藏在環境的的思考,都會限制到實際上不同性別能做的事。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說道:「你可能不知道,你限制了自己」,以及「若你毫不畏懼,你會怎麼做?」即是挑戰這種社會現況,嘗試衝擊人們對於性別莫名的想法限制。性別刻板印象或許在現代已經不若古代父權社會這麼昭然若揭,但是以數據揭露出來時仍然令人心驚膽跳,
以成功大學教師性別統計為例,101年教授、副教授、助理教授統計男性人數仍然遠大於女性,其中教授人數甚至可以達到500人對100人。彷彿有玻璃天花板在那擋住女性的升遷。另外,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觀察到刻板印象,即教育部統計同意男性比女性更適合念自然科學的比例仍然較高。
性別刻板印象存在不少角落,可是這又是怎麼形成的?老師嘗試從幾個面向去探討,包括(一)父母期望,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否與性別有關係?(二)自我期望,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對自我的期許是否與性別有關,像空姐、外語翻譯者、秘書等。在成長過程中,我們不難發現,父母期待以及自我期望,有時候會形成一種自我設限,影響了自己可以爭取到的教育機會,以及限縮了進一步的可能性。另外一個層面是(三)建立家庭,在以家庭為大的價值觀中,女性往往是被犧牲的那一方,婚後的性別分工往往是由女性退居第二線,對婦女又形成另一種限制,老師在這邊說道,模範母親是所有性別刻板印象中,最刻板的一個,全部都是以愛為名,行剝削之實,這也是家庭觀念對女性不公平的一個層面。
性別刻板印象,是對特定性別的行為準則,抱持著簡單、固定、且僵化的信念或態度,前述教育、升遷機會的不平等,可以說是刻板印象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形成的性別偏見,而性別偏見到一個極致會形成性別歧視,而讓社會合理化一些行為,再遺憾的長期忽視、冷漠對待這些事實。如穿著暴露的女孩遭受性暴力是有責任的、擁有經濟主控權的人在家庭中的暴力是可以被允許等。
我們可以怎麼做改變現況?制度面的努力以及自我要求,包括法律上的保障、權益的自主爭取,還有積極的影響別人衝擊他人的想法,在自我要求上,適時的對性別意識自我醒覺,思考及解構性別現象背後的脈絡及意義,不要在教育及升遷機會中自我設限,這些都是老師建議的方向。最後,老師期許同學在大學裡面的發展能夠超越性別,雙性化剛柔並濟,如此方能更自在的從事任何事情。
上完這一堂課,在配合我對當代社會的氛圍觀察,我認為性別平等的論述在現代已經相當成熟,愈年輕的愈能接受相關的價值觀論辯,甚至以今日上課之內容拿去複述給八年級生,相信許多人已經覺得老生常談了。然而,對話雖不斷進行,但是不代表握有資源分配及掌權者可以相對應做出改變,社會價值觀的主要構建年齡結構仍然在中壯老年階層,並非如年輕一輩如此願意做出相對應的自省及改變。另外,現實上,改變的力量以呼籲的話語權,一定跟特定族群在社會中所佔的比例相關,意即愈少數的族群,其權益和處境愈不會有人認真看待。女性刻板印象的相關檢討已經相當成熟且不斷演進,但是生理性別並不僅限於男性、女性,心理性別也是,只是我們目前社會的階段是較能接受女性平等,卻尚未能完全妥善處理其他第三性外的議題,這是我的想法。